Posts tagged ‘以色列’

以色列印象(二)

6月5日
5点就醒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国内10点了,是该醒了。早早洗漱,吃早餐,早餐十分一般,种类不是很多,然后打的去了公司。沿途所见,多是多层建筑,很少看到高楼大厦,楼房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色,方方正正,让我想起深圳的城中村。整体感觉比较淳朴,和中国的小镇比较像。不过绿化还不错,和深圳差不多。有一座新桥正在修建,也有其它工地,这点让人感觉城市在发展。

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高科技公司聚集区,建筑比较现代,也有几个工地,正在修建新大楼。有中国劳工在工地工作。公司里面墙上、走廊里摆了不少艺术品,看起来比我们家艺术气息浓多了。

同事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和会议,日程安排的很满,所以上班这几天就没有什么可以讲给大家的,只能说一下总体印象。

还在国内的时候,Sissi对我几次警告,不准到处乱跑,因为在国内看到的有关以色列的新闻都是人肉炸弹、巴以冲突、坦克、士兵,香港机场的见闻似乎也能作为这一印象的注脚。但是,遗憾的是,在特拉维夫的头几天,不要说士兵,连警察我都没有看到,十分平和的一个城市,至少从表面上,比北京安全多了(北京街头有N多的警察、武警、解放军)。如果没有人说,根本就不知道以色列还有战乱这回事。略微特殊的地方可能是,一些酒店、停车场、公司的保安都配有手枪,有的还有金属探测器,不过每个地方数量都不多,我们酒店我猜就2个配枪保安。

特拉维夫的治安很好,小偷很少,不过据同事说,也有人敲车窗偷东西。但是所有人都把手机、手枪别在背后,手枪还没有扣起来,放在国内,随便一个三流没啥技术含量的小毛贼都能摸走。只要看到这些,就知道比深圳和很多国内城市强百倍了,我们在国内连包都要背在前面,“背包”都成了“抱包”。飞机上遇到的日本人和公司的同事对于特拉维夫的安全的评论基本是“很安全,比美国强多了”,我的评论则是“比广东强多了”。我给一个以色列同事讲述深圳的治安,他十分惊讶,他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不相信居然有黑社会,不知道我是不是给祖国“抹黑”了,呵呵。不过,我也讲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他,也算传播了我们中华文化。

在以色列比较麻烦的就是坐飞机,安检十分严格,以色列人也不例外,前面以及后面的描述都可以给个概括。所以很多人愿意坐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从欧洲转机,以避过安检。不过严格的安检的好处是,不用担心任何危险,什么炸弹、劫机,概率趋近于0,而且所有以色列航空的飞机都装有反导弹系统,间接享受了一下国家领导人的待遇。以色列安检人员还是很有礼貌,至少比国内的政府机关人员有礼貌,微笑、“Sir”、“sorry”、“thank you”全部是标配,看到我比较紧张,不停的劝我“relex”(放松)。经过几次乘坐以色列EL-AL航空,我对于以色列的安检已经比较适应,“恐怖”降级为了“麻烦”,早上少睡几个小时还是比较痛苦的,然后就是要事先准备好一些材料,例如邀请函、酒店预定证明等等。公司也会为我准备安全卡,就是事先把我的资料输入机场安全系统,证明我是公司的雇员,这样过安检的时候会容易一些。

以色列有一个让我很失望的地方,人普遍偏胖,不管男的、女的。本来以色列MM脸都很小,轮廓清晰,眼睛又大,8成以上都是美女级,随便挑一个都超过亚姐、港姐、中华小姐,但是偏偏身材严重超标,而且是橄榄形的。大凡身材好些的,都是十分年轻(例如公司IT部的几个MM,呵呵),还没有被垃圾食品严重毒害的。以色列有自己的地方小吃,但街上大部分快餐店都是卖蛋糕和三文治,被美国害的。难道上帝十分眷顾它的子民,给了他们天使的面孔,又送了天使的身材?!公司食堂还不错,有很多煮的蔬菜,食物种类很多,看起来和中国食堂差不多(包括看到后的食欲),甚至还有米饭,这个尤其让我欣喜若狂。但出了公司,就没有这个口福了。

以色列的轿车95%以上是A型车和微型车,B型车数量很少。轿车种类比较多,中国常见的外国品牌这里都有,其中比例最大的是日本车,尤其是马自达3,简直是卖疯了,坐在的士里,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辆马3从眼前闪过。德国车数量不多,奔驰、宝马数量尤其少,我在以色列一周内见到的数量不超过10。问同事原因,日本车在以色列质量还比较稳定,尤其是零配件、维修费用低廉,德国车质量很好,但是售后费用太昂贵。以色列人买车还是比较讲究经济实惠,虽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买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豪华车。

以色列的的士90%以上是斯柯达,的士司机对它赞不绝口,其次是奔驰,偶尔会有雪铁龙出现,我再也没有看到第4类了。以色列的士司机有个“优点”,开着窗户开空调,哈哈,真是太体贴人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美国人撑腰,不愁没有石油。
以色列的士司机有时会讲价不打表,同事提醒如果不知道应该多少钱就还是打表。我只遇到一个司机问我30 SHEQ行不行,被我拒绝了,但最后打表下来31.x SHEQ,还是讲价划算,呵呵。
通过酒店叫的士,要加收ISL3.50。

以色列的司机相对于国内而言,对行人和其他司机还是比较有礼貌,在车不是太多的时候,会让一下,也很少看到因为不耐烦闪灯或按喇叭,不过和英国相比还是差了些。我也看到过一次车上的人往外乱扔杂物。
以色列的高速公路好像基本不收费,除了机场那一段,其余时间,我坐的士或者旅游大巴走过几次高速,都没有看到收费站。中国的高速公路什么时候也和“国际”接轨啊?!公司同事开的马3是公司给配的,所有费用公司出,匈牙利的一个同事也是公司报销相关费用,faint,我和他们也是同样的职位,咋就没有这个待遇。

以色列周日至周四工作,周五、周六休息。我问同事,上帝不是说第7天必须休息吗?他笑着解释,以色列人认为周日是第一天。圣经旧约是犹太人写的,真不好说以色列人的解释是错误的。

在以色列比较高兴的事情是,每次有人问我从哪里来,都会首先问“are you from China”或者“are you Chinese”,而不像其他一些国家首先问“are you from Japan”,这让我暗爽了很久。后来问同事,是不是中国在以色列比日本有名?得到肯定的回答,但为什么中国更有名一些,就没有找到答案了。

以色列有很多中国商品,到以色列的第一天,的士司机就告诉我了。但可惜的是,特拉维夫的商业系统不太发达,几乎就没有看到商场,更没有办法去见识一下。

我原来以为我住的酒店在特拉维夫市(Tel Aviv),周一下班打车的时候,司机郑重的告诉我,我住的酒店是在另外一个城市—Ramat Gan,吓了我一大跳。就好像我们明明住在深圳,司机却说“你们实际住在广州”。问了半天,原来Ramat Gan和Tel Aviv只隔了一条马路而已,2路两侧根本看不出是2个城市,没有什么郊区过渡。按照严格意义的行政区分,特拉维夫和Ramat Gan是2个城市,但隔着这么近,一般人也习惯性的把Ramat Gan称为特拉维夫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在特拉维夫还有另外一个城市。这3个城市在初期建立的时候隔着没有这么近,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最终“相聚”在了马路两侧。他们也曾经讨论过彻底融合,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市政官员的安排等,最后不了了之。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政府机构精简…..

在特拉维夫机场的兑换店换SHEQ要收手续费,在外面的小店里换就没有。

以色列印象

以色列的安检(2006/6/4)
离开原来工作了6年多的公司,加入一家以色列公司。作为新员工,要去以色列总部培训,同时去匈牙利项目现场看一看。刚进公司,就听同事说以色列航空安检十分严格,手续之麻烦达到“恐怖”的级别,所以他们一般乘坐瑞士航空绕路去以色列,而不是搭乘以色列的EL-AL航空。但是很不幸,我的整个行程太匆忙了,等到拿到签证就只有以色列航空有空座位了,而且价钱比汉莎、瑞航什么的便宜一大截,顾客都被吓跑了,自然就贵不起来了。我别无选择,只能在整个行程中“香港->特拉维夫(以色列)->布达佩斯(匈牙利)->(特拉维夫中转)->香港”都乘坐以色列EL-AL航空。

6月4日下午3点多的航班。按照同事的建议――要提前3个小时到达以色列航空的值机柜台,8:50我就出门,到香格里拉酒店搭乘直通巴士去香港机场。11:30,到达香港机场,12:25我去排队check-in,陆续看到3个彪悍的佩戴冲锋枪的香港警察DD聚集在以色列值机柜台的附近,还有2个香港警察PLMM牵着警犬在附近转悠,以前我在香港机场乘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形,难到有什么特殊状况?

EL-AL航空公司值机柜台前,用带子圈了一块安检区域,所有乘客都要在里面接受询问(如果说的粗鲁一些就是盘问)。乘客分成2列,以色列护照和非以色列护照,非以色列护照的通道开始没人,大家都弄错了,排到以色列护照的队伍去了,直到我进入非以色列护照通道大家才醒悟过来。不过,总的来说,非以色列护照的乘客数量不多,行进速度相对快一些,就像在皇岗口岸,大陆居民虽然是主人但过关的速度就是比香港人慢,这次我也“享受”了一回“客人”的待遇。站了几分钟,一个身材不错(看了后面的描述,就知道为什么这里要着重提一下身材了)的以色列MM就把我放进了安检区,十分有礼貌的询问一轮之后,他的主管又来讯问(态度没有那个MM好,所以我就换了个词)。问题总结如下:
*为什么选择以色列航空?(你以为我想啊)
*你从哪里来?(问了3-4次,看有没有破绽)
*出差的目的是什么?(问了3次)
*有公司的工作证吗?
*能不能描述一下语音信箱的工作原理?(faint,怎么不问我3G,这个我熟啊)
*你们公司的中国客户有哪些?(以后一定要挖安检人员去公司,什么公司的客户资料他们都有)
*你们公司雇佣你就为了这一个客户?(我费了半天劲告诉他这个客户在全球都是排前面的,能吃定这一家客户睡觉都会偷笑的。当然,我也不知道公司是不是还有其他中国客户)
*谁打包行李?(问了3次)
*是不是行李中所有物品都是你的?(问了3次)
*为什么要跳槽换工作?(我觉悟低,贪钱啊)
*你如何知道这家公司的?
*去匈牙利的目的是什么?(问了2次)
*行李中是否有武器……等危险品?(问了2次。有我也不能说啊)
*你的老板是谁?
*谁买的机票?
*谁付的机票款?
*在特拉维夫住在哪里?
*公司在以色列的那个城市?
*去以色列的工作行程?
*有没有关于这次旅行的电子邮件?
*这次行程计划了多久?
*在特拉维夫要待多久?(问了3次)

以色列安检人员花了40分钟,终于确信我不是恐怖分子。最后,应安检人员要求,告诉了他行李箱密码锁的密码,看见他直接写在了一张纸条贴在了箱子上,还让我把锁打开。天哪,这不是和我们经常讽刺的初级电脑用户往往把电脑密码写在纸条帖在显示器上一样吗。无奈,只有照办。达到特拉维夫的酒店后,在箱子里面发现了一张卡片,看来是开箱检查过了,不过衣物都没有乱,还是比较有礼貌。

在EL-AL的登机口附近,又看到3个壮硕手持冲锋枪的香港警察。我终于明白,这些都是给以色列航空的特殊待遇。

同时候机的,还有几十个中国劳工和菲律宾女佣,他们好像是走特殊通道进来的,有一个以色列女士带领着,上飞机都是他们先上,这样挺好,还是比较尊重他们。

我的座位在中间,左边靠窗的是一位大叔,我打过招呼,他就告诉我他不会说英语,只好作罢。右边来了一个日本人,主动和我打招呼聊天。他英语很好,比我见过的其他日本人强很多,应该是在美国念的大学,我也顺便练习一下英语,否则见到老板被发觉“见面不如闻名”就把我给开了。这个日本人知道我是第一次到以色列,下飞机后,陪着我一直走出机场。

当天晚上10:50(当地时间,夏天时差5个小时,因为以色列执行夏时制),飞机就降落在特拉维夫机场,这是乘坐以色列航空的好处,不用飞到瑞士、德国去转机,可以在路上少花几个小时。可能是因为我乘坐以色列航空的原因,入境的时候,犹太MM只是简单的意思了2个问题就OK了。另外2个先期乘坐瑞士航空想避开安检的同事,在入境的地方就被盘问了30分钟,多赚的总是要还的,嘿嘿。

乘坐的士去酒店,上车前,机场工作人员发了一张注意事项,大意是要打表,要收过路费之类的。同事也曾提醒我,小心以色列的士佬宰客,有一个故事尤其夸张,在深圳都没有遇到过,不过我还好,在以色列一周,的士司机都是中规中矩,没作出格的事情。去市区一路上黑糊糊的,和大部分城市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的士司机一路问我中国商品质量如何、哪些牌子比较好,一副要作大买卖的样子,莫非以色列遍地都是生意人,就像中国遍地都是MBA一样?还好,后来再也没有遇到这样的人了。到达酒店,的士司机直接问我要115SHEQ,但是我没有看到咪表的显示,诧异中,想想价钱在同事提醒的范围之内(100-150SHEQ),也就罢了。后来,以色列同事说,机场到酒店就是固定的价钱,不打表,100多SHEQ左右。

耶路撒冷一日游(五)

离开哭墙,下一站是“苦路”,就是耶稣受难前,背负十字架游街示众所经过的道路。期间经历了十四件事,也就有了十四站。宗教故事我就不知道了,只管拍下沿途所见。

苦路的沿途是狭窄的老街,也是繁荣的市场,礼品店、小吃摊、服装店、小卖部比比皆是。不知道如果让中国官员来管理,会不会全部铲平了,修成一个大广场,然后树14个纪念碑。


14站都是十分普通的地方,或者就一面墙,或者是一个商店或民居的大门。唯一的标识就是墙上、门上的雕刻,上面用罗马数字写了第几站







14站,时间不够了,因为导游大叔要带我们去购物商店。在大巴上,大叔就说了不要购买路边的商品和食物,我开始还以为大叔怕出事,现在就都明白了,原来天底下的导游是一样的。 旅游品商店里面没有其他顾客,只有我们这群人,一进去,门就关上了,老板开始熟练的告诉我们在他这里买东西的好处:他们有旅游部颁发的执照,商品质量有保证,他们可以给我们很好的折扣……。唯一没有说的就是他们的价格和外面相比到底如何。这种招数对付一般人还行,像我这种在国内屡次上当、久经沙场的老“游”条来说,他们还嫩了点。

在店内转了转,看了看商品价格,看数字还能忍受,小木牌子10块,金属牌子40块,带点贵金属的300块,不过再看前面的货币–$,我就一个念头—真黑。我对那个金属牌子比较感兴趣,但我的股估价也就30-40元人民币,多个50-100%我都还能忍受,但这个货币单位太离谱了。

转着无聊,我就出去了。有一对同团的夫妻从其他店里面出来,告诉我们,旁边的店比这家便宜很多。旁边的店老板招呼我们过去购物,10美元一条毯子,我们开玩笑的说,导游不准我们去其他店买东西,老板当即气愤的说“他是个小偷”。不过后来跑来一个小朋友,卖一模一样的毯子,10美元3条,哈哈哈。这时,一个可爱的小朋友过来兜售耶路撒冷照片,1美元1张,价钱公道,人又可爱,唰唰就卖出10张,全是我们团的人买的。

继续参观下一个教堂。


昏暗中,一大群白衣白帽的人,也不知道他们是那个宗教的。


在教堂里面还有一个小教堂,我们正琢磨要不要进去看一看,钟声突然响起,牧师、神父高声歌唱宗教歌曲,歌声在教堂中回荡,比什么F4、S.H.E.好听多了。要说基督教的功绩,对音乐的贡献可算其一。所有游客肃立在小教堂外围,牧师、神父围在内圈,歌声停后,3位领头的牧师分别用英语和另外2种我听不懂的语言(拉丁语?)朗诵一段圣经,不少游客跟着朗诵。整个仪式持续了将近10分钟,然后,游客被获准进入小教堂参拜。

小教堂每次只允许5个人进去,因为里面空间十分狭小,最里面的一间小屋只能勉强挤进3个人,供奉着疑似圣母的圣像。想着Sissi也得到了不少上帝的帮助,我也跟着其他游人低头默颂,帮Sissi感谢上帝的恩赐。出来,在教堂外集合。导游大叔宣布今天的行程全部结束,大家赶紧上车启程,不少人还赶着回去看世界杯的揭幕赛呢。

All photo by Canon A80

耶路撒冷一日游(四)

下午1:00在纪念馆大门集合上车,导游大叔带我们去一个山顶的餐厅吃午餐。准自助餐,主菜35 SHEQ,沙拉25 SHEQ,一顿简单的饭60SHEQ就没了:(1 SHEQ = 1.8 RMB).

继续老城的游览。

这里在古代曾经是耶路撒冷的主干道,十分繁华。

进哭墙大门,男女分列2队,所有人都要开包检查,还要过金属探测器。

这就是著名的哭墙(the Wailing Wall)了。哭墙又名西墙(the Western Wall),犹太人经常聚集在这里吟颂经文。哭墙分成2个区域,男左女右,不能混杂。

所有人进入哭墙区域必须要带顶帽子,门口就有硬纸做的犹太式帽子可以取用。哭墙现在又成为了“许愿墙”,据说把心愿写在纸条上塞进墙缝里,心愿就会实现。这个功能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吸引游客而创造出来的。

犹太人在面对哭墙念颂经文,黑衣黑帽好像是犹太人的传统宗教服装,这里会看到不少这种装束的人。哭墙前还摆放着几十张桌子,供人颂读经文使用。

旁边有一间大屋,紧挨着哭墙搭建,比外面凉快,里面挤满了颂读经文的犹太人,尤其是黑衣黑帽装束的。犹太教的规矩,念到圣人的时候必须要点头。于是,人声鼎沸中,一堆人捧着经书不停地点头哈腰,像极了中国古代摇头晃脑念着“子曾经曰过”的书生。

耶路撒冷一日游(三)

出了教堂,一清点,少了3个人,包括我们一个同事。大叔抱歉了一句,“对不起,我没有义务去找人,我必须保证大部分人的时间。”就带着大家顺着胡同往下一个景点走了。我赶紧返回,找到同事飞身追赶,在沿途小贩的指引下,追上了大队伍。途中还听到小朋友大声呼喊“China,China”。





这里看标识好像是大卫王的陵墓,但是怎么会这么小呢?进去参观必须戴个小帽子。



从老城内出来。

上车,导游把我们带到了大屠杀纪念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原以为今天的行程主要是参观古迹。虽然我不反对了解犹太人被大屠杀的历史,而且我看也过很多相关的电影、电视和文章,不过这显然不在我的计划之外。不过,导游大叔说了,这里是一定要参观的,因为历史不能忘记。

纪念馆内不准拍照,我只能依靠记忆描述一下我的感受。

按照纪念馆外的描述,这个纪念馆是为了回忆和纪念在大屠杀中死去的犹太人。

纪念馆主体是一个长条,横截面呈锥形,一条长廊贯通整个纪念馆,长廊左右有很多展厅。一进入纪念馆,面前的墙上正在放电影,电影里就是房子的一面墙,观众就像坐在车上一样向前移动,房子的窗户也不断的消失和出现,我们通过房子的窗户看到了里面生活的人群,有打招呼的青年男女,有在餐馆就餐的夫妻,有在剧院演奏的乐队……,我猜,这就是在大屠杀之前,犹太人曾经度过的普通生活。

沿着长廊前行进入展厅,大部分展厅展示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围绕着一个内容,回忆那些被屠杀的普普通通的犹太人。展厅里面有很多遇难者的饰物、日记、照片,旁边写着这些东西的主人以及遇害的时间。有一篇日记让我印象深刻,“我长大后,希望拥有一双翅膀,带我去看全世界……”开始我还以为是哪个诗人写的,一看末尾,是一个小男孩在集中营写的日记,小男孩1944年就离开了人世,当时才14岁……

展厅里有一段从集中营里拆下来的铁轨,无数犹太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了死亡。

在展厅间穿梭,看着那些饰物、相片、日记,你似乎能触摸到他们,了解他们曾经的生活,似乎这些人还活在你的周围,但分明,他们已经逝去了很久……

在一间展厅内,空荡荡的,四周全是书架,书摆满了约六成的空间,书里面记载的全是遇难犹太人的姓名,一本书可以写多少个名字,这么多书又是多少人哪。一瞬间,前面的活生生的个体都变成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密密麻麻的死亡符号。展厅里放着音乐,平静的哀伤,但没有仇恨。

走到这里,我已经要失去控制了。但偏偏我又进了最后一间展厅,说是展厅,可能叫“缅怀室”更合适。屋内光线幽暗,正中有一个大石凳,墙壁上闪现一行行文字,音乐在空气中撒下浓列的哀伤,我又记起了那个14岁小男孩的心愿“我长大后,希望拥有一双翅膀,带我去看全世界……”

长廊末段是开阔的山谷,迎面而来的凉风帮我将眼泪压在了眼眶。我在这里一直站到眼眶被吹干为止。

纪念馆区还有几栋建筑,但我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门口也没有英文标识和说明,这是耶路撒冷普遍的一个缺陷。不过这些建筑修建的都十分漂亮,一栋内部黑黢黢的,只有2盏灯,像是长明灯。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正如它的标牌所示的,是为了纪念和追忆丧生在纳粹屠刀下的几百万犹太人,纪念馆内的展品全都是表现这个主题,从正门开始参观或者从出口开始参观都没有什么区别,电影、图片、文字、实物、音乐等多媒体运用得也十分娴熟,这些多媒体对参观者的情绪调动也十分有力,参观者很容易就陷入了纪念馆所希望的情景当中。看完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多媒体效果,就不会惊叹于中国现代话剧《琥珀》里的多媒体运用了。在纪念馆内行走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有许许多多抗日战争纪念馆。我们在这类纪念馆里,如果也能学习以色列人的做法,对于教育国人、揭露日本鬼子的暴行和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是,从头走到尾,纪念馆所传达的气氛都是悲伤,没有仇恨,因为仇恨不能解决问题。展物多是遇难犹太人的遗物,涉及到的德国部分,也基本是纳粹,很少涉及到普通德国群众。但我觉得有一点缺憾的是,纪念馆成功的渲染了悲伤的气氛,但没有指出悲剧的根源。把纳粹作为根源本身就不符合事实,也无力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纪念馆在“纪念”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参观者“思考”。当人们过多陷于悲伤而不思考悲剧的根源的时候,由悲伤产生的愤怒就会指向现代德国,这无助于防止历史的重演。犹太人需要思考一下大屠杀的社会历史背景、犹太人自身在其历史上所犯的错误、以及犹太人在大屠杀中的表现,这种思考十分痛苦,犹如剜肉刮骨,但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明白悲剧的根源进而防止它的发生(以色列建国应该是反思的结果之一)。


all photo by Canon A80

耶路撒冷一日游(二)

在耶路撒冷一家酒店又接了几个人,我真替他们遗憾,就住在耶路撒冷,都不自由行。10点左右,车停在了一座山顶,导游大叔带领我们下车,观看耶路撒冷全景。

大叔先召集我们聚集在他周围,就像圣经里上帝召唤它的子民一样。导游大叔先用英语介绍了远处的地形,大致按照宗教分了几个区域,犹太区、基督区、穆斯林区等,还有几座建筑,大卫王城堡、xx教堂、一座穆斯林清真寺。没有做功课就是麻烦,地名都不懂。英语讲完了,又换成西班牙语给几个游客说了一通。在我的眼里,导游大叔更像上帝了,上帝就是通晓全球语言,真正的国际化人才。这个远观,把我看得满心欢喜,以为后面就会去参观那几个著名的建筑了。


上车,继续从车中看耶路撒冷

这种场景在耶路撒冷很常见,不知道是不是在重建

10:15,到达一座教堂,名字不记得了(因为没做功课,又不熟悉基督教,还不听不懂这么长的名字,后面类似的情况会多次出现,就不一一重复了)。导游大叔说还有一点充裕的时间,可以带我们参观这座教堂。这座教堂是圣母玛利亚“长眠”的地方,不是“埋葬”的地方,大叔一再强调,玛利亚并没有死去,只是睡着了而已。大叔还说这里也是基督教发展的起点,但没听明白为什么,耶稣也不是在这里诞生的啊。不管那么多了,回去再复习。




大叔随后带我们来到一座墙前,指着墙上的石头深情地说,这是产自xx地的石头,它是那么的光滑柔软,大叔抚摸着石头,享受着什么。不过末尾加了一句,这座墙是1915年重建的,材料是从法国什么地方运来的。咳,弄了半天,不属于文物级。这也是耶路撒冷的一个侧影,耶路撒冷就是这样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随后就是进教堂参观









All photo by Canon A80

耶路撒冷一日游(一)

说起以色列,我能够想到的地名就是耶路撒冷–古城,三大宗教的圣地,新闻里面巴以冲突的发生地之一,正好有一班参加培训的同事约了参加旅行社周五的耶路撒冷一日游,我也一块参加了,当然,前提是对Sissi做了很多工作,告诉她耶路撒冷没有那么电视上那么恐怖。做的专业一点,我应该预先在网上收集一些资料,作足功课,无奈工作太多,只是周四下班前在网上简单google了一下。事后证明,没做功课和做了功课差别太大了。
同事住在耶路撒冷海边的酒店,我住在Ramat Gan的酒店告诉我,乘坐的士10多分钟就到了。说好旅行社7:15到他们酒店接人,我6:30就起床赶了过去,迟到了给人留下中国人不收时的印象可不好。

7:15,车还没有来。同事一问酒店,是7:15~7:30来接我们,faint,早说啊,我也可以吃个早餐再过来啊,只好吃点同事的饼干和酒店的苹果。

7:30,旅游大巴终于到了,然后开到各个酒店去接人,最后开到了一个公共汽车站,导游大叔大声说,我们要换车,这辆车只是把人接到这里,其它地方哪也不去。嘿,在以色列被卖猪仔了!寻思要不要像在国内一样哄一下,不过看车上鬼佬们都没有什么意愿,我们3个中国人就不做出头鸟了。看看图片:一群国际猪仔站在巴士站,等待被转运。导游在打电话,催大巴快过来接我们这些“猪仔”?

在汽车站等车的时候,看到了我期待已久的—以色列士兵。城市里的士兵一般给人以战争和动乱的感觉(注:我们伟大首都北京除外),这就是2006年6月以前以色列给我的印象,但是在特拉维夫这几天,不要说坦克,连士兵都没看到,不刺激,回去都没法给别人吹嘘。今天终于可以拍几张照片了。以色列士兵周末可以回家,而且可以带枪回去,因为以色列士兵自律性很强。不过不少士兵明显肥胖,很难想像他们就是威震世界的以色列国防军。



8:15,大巴来了,这才正式开始了耶路撒冷之行。

一路高速

9:30左右导游说进入耶路撒冷了。我们左三下右三下看了半天,一点没有古城的样子,别墅倒是挺多,眼馋。导游大叔又开腔了,“耶路撒冷分2部分,老城和新城……”国内电视上可是说“东”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呀。

All photo by Canon A80

Tel Aviv-Yafo

以色列的古城Jeffa,完整图片集,请点击: http://www.sissi.com.cn/myview/pic/jeffa/index.htm